資本市場持續看好機器人賽道。近日,震裕科技、天奇股份、百川能源等多家上市公司密集發布公告,競相布局機器人及相關領域。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機器人產業正處于從技術驗證向產業化過渡的關鍵階段,大規模資本投入有助于加速技術成熟和成本下降,但企業需要做好長期投入的準備。機器人產業鏈條長、技術壁壘高,從投資到產生實際收益通常需要3-5年時間,企業應該理性評估自身技術積累和資金實力。
10月31日,震裕科技發布公告,為把握市場增長機遇,公司計劃進一步擴大現有業務產品產能并建設新興領域業務產品產能。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戰略規劃,公司和寧海縣投資促進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于2025年至2030年期間在寧海縣投資建設精密部件制造裝備及工藝裝備和精密結構件、人形機器人精密模組及零部件項目,投資總額為21.1億元。一期投資協議于近期和《戰略合作協議》同步簽署。
震裕科技表示,本次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包括機器人領域產能的投資,項目建設需要一定周期,下游需求仍存在不確定性。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營收約66億元,目前公司機器人相關業務收入占比極小,項目建成后短期內公司收入結構預計不會發生較大變化。
同日,天奇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富士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河南)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共同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在工業場景的深度應用與技術創新。本次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意向性文件,不涉及具體交易金額,無需提交公司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審議。
百川能源則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進入機器人產業鏈。公司在10月31日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百川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擬通過股權受讓及增資方式合計投資21526.02萬元,取得西安中科光電精密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中科光電”)22.86%股權。西安中科光電是一家以立體視覺空間識別技術為核心的具身智能基礎模型及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發生產企業。
除了上述投資公告外,多家上市公司近日披露了在機器人相關業務方面的進展。例如,11月2日晚間,中科創達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日前攜多款移動機器人產品矩陣,亮相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
萬向錢潮近日公告,公司已基于自身制造能力開發出滾珠絲杠、行星滾柱絲杠、精密關節結構件及諧波減速器交叉滾針軸承、四點接觸軸承、特種圓錐滾子軸承等專用軸承產品,樣件有少量交付,萬向節產品已在多個場景中實現應用,并通過設計創新提升了承載力與靈活性。機器人領域目前呈現采用新型線性關節滾動軸承及集成式關節結構等發展趨勢。
國泰海通證券研報認為,2025年以后,人形機器人行業進入第二階段,頭部企業有望實現萬臺級量產交付并探索商業應用。中信證券認為,隨著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持續精進,產業有望加速駛向商業化彼岸。具身智能機器人板塊有望成為未來5-10年最重要的科技產業機會之一。
——信息來自: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