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宇樹科技發布全新一代仿生機器人Unitree H2,高180cm,重70kg。據官方演示視頻,該機器人采用仿生人臉設計,搭配可穿戴服飾,其身高與走路形態都相較前一代產品更接近真人形態?;谟顦淇萍紝C器人運動控制能力的技術基礎,H2在視頻中展示了出色的運動能力,能打會跳。
仿生機器人Unitree H2。圖片來源于宇樹官方視頻截圖,下同
據官方介紹,這款機器人配備了 31個關節,具體分布為肩部6×2(雙臂各6個)、軀干3個、腿部7×2(雙腿各7個),另含2個未知功能關節。相比宇樹科技此前發布的R1機型的26個關節,關節數量提升19%,靈活性顯著增強。
此前,宇樹科技已推出R1、H1、G1三款人形機器人。其中R1為7月25日發布的最新款,身高1.2米左右,目前還未量產。H1則是登上2025年央視春晚表演的人形機器人,該款機器人發布于2023年8月,是宇樹科技發布的國內第一臺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G1發布于2024年5月13日,是2024年宇樹科技發布的第二款人形機器人。
讓機器人“更像人”也“更懂人”
與傳統的人形機器人相比,仿生人形機器人(Bionic Humanoid Robot)更強調對“人類外形、結構與行為方式”的深度還原。它不僅追求在身高比例、肢體動作上接近人類,還在面部表情、皮膚質感、肌肉運動以及交互反應等方面盡可能模擬人類,更重視“感知與情感層面的交互”,讓人機之間的互動更自然。而傳統人形機器人多以功能為主,例如執行搬運、檢測、巡邏、客服等任務,核心指標是負載、穩定性、續航等工程參數。
仿生機器人被視為人形機器人發展到高級階段的代表性方向。2024—2025年間,該賽道熱度顯著提升,資本、科研與產業力量持續涌入。根據IT桔子與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5年上半年國內人形機器人相關融資已超過145億元,其中超過三分之一項目集中在“仿生外觀與仿真材料”“智能表情交互”“AI驅動動作生成”等仿生方向。與此同時,多地政府在政策層面也開始推動“具身智能+仿生人形機器人”的融合創新。
深圳一仿生人形機器人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人臉’本身能給人提供情緒價值,對于租賃及個人用戶市場尤為重要。從技術角度看,仿生人形機器人的突破不僅在硬件,更在“軟體驅動”和“算法復現”上,它代表著人形機器人由執行智能向交互智能的轉變?!?
宇樹更名“備戰”IPO
值得一提的是,宇樹科技IPO輔導機構中信證券近日提交了“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第一期)”。報告透露,宇樹科技2025年第五次臨時股東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更名的議案》,決定公司更名為“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前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辦理相關工商登記變更程序。
業內人士稱,名字去除杭州兩字,弱化地域性標簽,更方便宇樹向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企業轉變,同時進行股份化改制,企業組織更加現代化、金融化,方便后續上市融資。
宇樹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26日,是一家聚焦消費級、行業級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機器人及靈巧機械臂自主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由王興興創立。
在早前的7月8日,中信證券與宇樹科技通過公開發行輔導監管系統提交了輔導備案登記材料;7月18日,中國證監會網上辦事服務平臺對輔導備案報告進行了公示。9月2日,宇樹科技賬號“Unitree”正式透露,公司正積極推進首次公開募股(IPO)的籌備工作,并預計將于10月至12月間向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文件,屆時相關運營數據將正式披露。
今年6月,王興興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曾透露表示,宇樹科技年度營收已超10億元,并且是業內少數實現連續盈利的機器人企業,公司規模達到約1000人。在8月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王興興提到,2025年上半年,整個人形機器人行業非?;鸨?,加上政策的支持,行業整機廠商及零部件廠商,每家企業平均有50%—100%的增長,這意味著需求端拉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AI+機器人融合提速
自2024年以來,多家國內外頭部投資機構已將仿生機器人列為重點布局方向,重點聚焦于AI驅動的運動控制、低成本仿真材料、智能表情交互、通用型具身智能平臺等領域。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兩到三年,仿生人形機器人產業將進入“交互實用化元年”。行業競爭將從單機性能比拼轉向系統生態的整合:算法、算力、材料與應用場景的協同創新將決定企業的市場地位。
業內預測,2026年前后,具備情感識別、語義理解和自然動作生成能力的機器人有望率先進入教育、展陳、康養、零售等領域實現商業化落地。誰能率先構建出兼具仿真度、智能度與可復制性的標準化產品體系,誰就有望成為下一階段的行業領跑者。
——信息來自:深圳商報











